会议指出人民银行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1年下半年伴随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双重压力,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保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并在下半年开始前瞻性发力,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2021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2020年12月下降0.1个百分点。2021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由于信用风险、缺乏担保,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由于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传统信贷模式约束,制造业企业面临中长期贷款不足问题,相应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首先,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支持。充分发挥担保体系作用,创新担保模式,由政府牵头,联动企业、社会资金、其他金融机构为银行开展助保贷等业务;其次,进一步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多渠道融资。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最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金融科技赋能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科技金融实现各类企业信息互联共享,解决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匹配问题,精准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风险。
会议指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扩大有效投资。目前已有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预计“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不仅是我国打造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的时代要求,也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主题。一方面,加快新基建、推动低碳技术改造有利于稳定短期宏观经济大盘,保障宏观经济短期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AI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将进一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宏观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引擎。
会议指出2022年免征公交和长途客运、轮客渡、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继续按80%比例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疫情以来,服务业修复速度滞后于工业。2022年随着国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国外需求旺盛、线上服务模式兴起、居民消费倾向好转,服务业整体趋势向好。同时,疫情下生鲜电商、直播带货、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疫情带动的新兴服务行业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就业形态的出现。通过一系列手段扶持特殊困难行业,不仅保证了服务业当前的平稳发展,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复苏,同时也是保民生、稳就业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内需恢复。
上一篇:中国,全球唯一!
网站首页 | 南阳市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12408号-1 网安备:41130202000292
地址:南阳市范蠡路与南都路交叉口儒林星座C16 邮箱:nyamc@nyamc.net 电话:60889156